【专家论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软技能 — 跨行业、多学科、国际化的教育
【写在前面】《硅谷百家谈》的创始人硅谷老七看到我写的《美国的跨学科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软技能》一文后, 携手《硅谷妈妈沙龙》的创办人李娟女士于3月26日晚在Clubhouse, 联合举办了一场教育讲座。主要是围绕我近30年全职在美国高校招生的亲身经历, 分享实例、感想和体会。以下是姗姗来迟的讲座摘要。 —— 阮老师
(一) 21世纪的技能
Soft power (软实力) 和soft skills (软技能) 经常被混淆。Soft power一般是指国家的实力。如常听到的, 韩国输出它的软实力: 电影和KPop (流行音乐); 美国政界媒体说, 中国在“一带一路”上使用它的软实力。Soft skills更是指个人的能力。在此讲的是后者: soft skills (软技能)。
软技能又被称为21世纪的技能。包括哪些呐?专家学者各有己见。有的说 Cultural Competence (文化能力)、IT Skills (科技能力) 和 Time Management Skills (时间管理的能力), 也应该包括在内。
但是公认的部分为:
Interpersonal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交流沟通能力 Collaboration skills 合作能力 Problem-solving &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解决问题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什么人需要软技能? 权威人士的答案和调研报告的结论彼此吻合: 从初级职位的申请者, 到高级级别的管理阶层, 都应该具有这些技能。
一家人力资源软件公司在2019年, 对300多位职业recruiters (招聘人员) 做了调查, 发现他们中40%的人都抱怨, 初级职位求职者欠缺软技能。
2017年的一篇报告揭示, 400名人力资源和招聘人员在调查中说, 选雇人才时, 他们最看重的软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 占62%。
现在顺着美国的 working backwards (从后往前) 的思维方式: 从社会回到研究生院回到大学再回到中学, 这样一条线路, 来谈谈软技能在生活工作中的体现, 还有多学科、多文化、及国际化元素的参与和呈现。
(二)社会和就业
上大学的最终目的是出大学, 走向社会, 投入工作。
最新的报道说, 70%的招聘职位不会在公开的求职网站上发布, 多达80%的空缺是通过Networking来填补。所谓的 Networking, 就是软技能之一的交流沟通能力。说白了, 就是我们常提到的人脉关系, 用不雅的词汇解释, 就是 “走后门”。在经济不稳定时期找工作, Networking 更是必不可少。
亚裔不到美国总人口的7%, 华裔低于2%。如果只周旋在华裔和亚裔的群里, 可以看出是多么的自我局限, 失去了多少机会。单单从就业角度出发, 也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 与不同族裔打交道, 建立人脉关系。
举个实例。有位在美国著名的研究性大学工作的印度人, 只有一个从母国拿到的博士学位。可是, 居然获得了终身教授置位。在美国高校, 尤其是优秀的大学, 凭一张第三世界国家的博士文凭, 去争终身教授的位子, 如同做梦。这个印度人有些小才, 也取得点成绩。但是, 同事同行相信此人不配当终身教授。遗憾的是, 不是他们说了算。这位印度人与上下左右里外边角的沟通艺术技能超级绝顶, 梦想成真。
比较华裔和印度裔是现在的时尚。与华裔一样, 印度裔也爱专攻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健康科学、和经济金融。不过, 他们涉及的领域比华裔更加宽广, 在华人少有问津的政治、外交、文学和教育等方面都颇有建树。
印度裔和华裔医生的人数差不多。疫情期间, 印度裔医生专家在主流媒体上的露面发言要比华裔的多得多。后面会细说他们中的两名哈佛医学院的教授 (一位后来转到布朗大学), 和一位华裔医学教授。
邓小平访美时, 不禁地问, 为什么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都是白人?那是上个世纪的事。现在呢?出没这个领域的又多出了印度裔, 包括在拜登政府里的中国政策顾问, 会说中文, 懂中国文化。有多少华裔学印度史、说印地语、成为了印度问题专家呢?
走遍天涯海角, 都能碰到华裔和印度裔。谈到多文化和国际化, 不能忽略印度文化。以前自己对印度人很有成见, 甚至对他们有反感。在学校与印度学生接触多了, 居然发现至今遇到的俩位最友好、有思想、有正义感、刻苦努力的人竟然来自曾经被我歧视的国家: 印度和沙特。多了解学习其它文化和历史, 能帮助自己减少个人的狭隘和偏见。
时不时听到华人抱怨老板, 说他们连小事都不会做。老板本来就不应该纠结细节, 否则要雇员干嘛?他们要用软技能, 捋顺畅通里外横竖。
(三)研究生院和专业学院
研究生院和大学所学的专业不一定非要一致。这也是自由开放的表现。
有位大学本科修电影剧作的人, 毕业后还在好莱坞干过。后来上了牙医学院, 现在看病。可敬的是她还是国内来的留学生。像这种在大学和研究院攻读 “风马牛不相及” 专业的例子满山遍野。
再回到上面提起的俩位印度裔医生和华裔医生来, 他们的跨学科背景值得华人借鉴。第一位印度裔医生本科学的是生物和政治学, 获得了双学士学位。硕士学的是哲学、政治和经济。取得医学博士后, 又进研究生院深造, 拿到了公共卫生硕士。
第二位印度裔医生大学时主修经济。医学院毕业后, 也入研究生院学习, 获得了公共卫生硕士。
华裔医生本科学的是生化, 更像是中国人的选修习惯。但是, 两个硕士学位都是在文科领域, 包括经济与社会历史。
三位医学院教授都教课著书演讲。第一位印度裔医生和华裔医生还是著名的 Rhodes Scholar。《美国的跨学科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软技能》一文对此有所解释。
在跨学科的研究生项目中, 双学位课程延续了大学本科时的多样化。仅在MBA (公商管理硕士) 一项里, 就有丰富的互联学位。如MBA/JD (公商管理硕士和法学博士)、MBA/MD (公商管理硕士和医学博士)、MBA/MSE (公商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MBA/MSN (公商管理硕士和护理硕士), MBA/MS in Journalism (公商管理硕士和新闻学硕士), 等等。
可见, 跨学科在大学和研究生院都已经生根发芽传播。
(四)大学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最近发表在Nature《自然》的附属刊物中的一项研究。对中国、美国、印度和俄国的STEM大学生做了观察比较。其中一个发现是, 中国学生四年大学下来后, 批判性思维能力下降。分析结果是他们缺乏在人文和社科领域的培养。美国大学生毕业时, 批判性思考能力在四国学生中最出众。这与他们在人文和社科方面的涉猎有关。
这个结论和中国人的一贯理念和提倡相背而行。中国文化相信, 数学培养逻辑, 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新的研究和解析给予了启示和思考。如果传统观念成立的话, 四年如一的数理化工的灌输, 怎么使中国STEM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反而退步了? “单一偏食“ 的传授和畸形教育可以划等号。
在生活和学习中, 华人的目标性极强。这往往导致了钻牛角尖的现象, 成就了走捷径的意识和功利性的行为。比如说, 不少打算报考医学院的学生, 大学时期, 只朝着传统的科目奔 -- 在乎数理化, 轻视人文学科。不健康的取舍, 有损个人未来的发展。
顺便说一下,《财富》500强企业中的CEO有三分之一的人拥有人文科学士学位。
还想提的一点, 就是大学时期打工的事。我们早期来美读研的人, 很少不打工。现在很少见国内来的或华二代的孩子打工。倒是常看到印度学生在校园内找工作。
中印是向美国输送留学生最多的国家。90%多的中国学生是家里出钱自费留学。印度学生在申请来美签证时, 被拒的不少。因为他们许多人是借钱留学, 经济担保不足。好多拿到签证的来美后, 会在校园里找事做。在大学找工作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要经历完成繁琐的步骤: 寻找雇人信息、与各部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了解工作性质、做简历、面试等等。这和在社会上寻找职位差不多。在校内找工作, 也是锻炼学习的机会和过程, 考验学生是否 Resourceful, 会不会运用软技能。
受雇后, 在工作中, 也能见识学到无数: 机构运转、上下级关系、文化和有关的信息等等。求职和打工等于是提前进入了社会。还会促使学生加强时间管理的能力。可惜, 很多中国留学生和华二代的孩子, 在这方面比较踌躇, 丢失了培训的机会, 拖延了踏入社会的步伐。有意思的是, 大学附近好吃的餐馆, 都被这些学生挤得水泄不通。
(五)中学
我们总爱说, 美国人注重个人的自由发展, 华人擅长集体主义。事实上, 好多生活现象并没有反应出这个结论。美国人的确追求个性展示, 也擅长炫耀。但是, 在课外活动上, 他们热衷选择团体精神强劲的项目:篮球、棒球、排球、曲棍球、美式橄榄球、或足球等等;华人孩子反而更偏向凸出极为个人主义的 “单打” 活动:乒乓球、羽毛球、自由滑、钢琴和画画等。并没有意思说, 这些项目不好。只想说, 有的孩子和家长挑选这类活动, 是因为看见或听到上精英大学的某某, 参与过相似的训练。所以, 毫不挑剔地照搬模仿, 不顾及自己的兴趣和热情。
一般来说, 美国孩子的团队精神比华人的强, 这与他们从事的课外活动不无关系。大学招生办在重视申请生个性的同时, 也格外欣赏那些拥有团队合作意识的学生。
另外, 华人家长和孩子一定要重视对语言的学习。如果骨子里真想学好英文, 也有条件的话, 在中学选外语课时, 应该去修拉丁文, 而不是走捷径, 选读自己在家用的中文。拉丁文没有以前那么流行, 但是, 看看那些出类拔萃的高中, 特别是精英私校, 从未砍掉这门课。这十有八九地解释了为什么。
顺便提一下, 从1999年到2019年, 83% 的美国Spelling Bee比赛的冠军, 被印度裔的学生夺走。Spelling Bee译为拼字蜜蜂, 每年16岁以下的学生可以参赛。竞赛者要背诵拼写出广泛的英文单词。印度裔的语言能力本身就很强, 许多人仍然选择参加与英语有关的课外活动。要知道, 美国文化特别注重语言和表达。
不少想申请精英大学STEM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的华人学生, 认为人文学科, 如英文, 不那么重要。我总是提醒有这种想法的人, 申报顶级STEM大学的学生个个出色, 到了这一步, 拼的是你的文科。精英大学是用英文成绩淘汰STEM申请者。万万不可忽视放弃语言的深造。
华人也应该注意正确的英语发音。见过哪个高管有超重的口音?学习工作中因为口音而被 “歧视”是事实。许多美国人仍持有欧洲口音魅力无穷、东方的晦涩难听难懂的印象。学校相比其它行业来说, 要开放包容。即便如此, 高校内还是有人八卦东方人的口音。有的华人爱说, 只要美国人能听懂就行了, 口音不重要, 功课业务强能弥补语言的缺陷。。。这是给自己往最低线下滑找的最容易的托词。
有口音的人可以考虑上 Accent Reduction (矫正口音) 课。15岁前来美的人, 不应该再有口音了。
此外, 我们都知道, 华人家长溺爱孩子, 宁愿自己多干, 也舍不得让小孩受苦受累。总是把孩子的生活安排得安逸舒服, 只让他们专心学习和做与申请大学有关的活动。
殊不知, 生活技能是软技能的基础。如果孩子不知道如何安排料理自己的生活小事, 培养软技能就是纸上谈兵。舒适的生活让孩子没有饥饿感, 容易失去动力。俗话说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也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个例子, 大学经济专业在华人孩子中很时髦。当问他们为什么要报经济时。回答很雷同: 因为数学好, 但是不想把它作为专业, 经济需要数学和统计好的人。。。这只对了一部分。好多学生很少和父母去购物, 不清楚价格的变动, 国际形势、气候、交通等对物价的影响。身边有太多的与经济关联的学习材料, 不利用, 挺可惜的。
Q/A Session
参会者提出了很多好的问题, 尤其是与升学有关的。在此, 挑一个在理念上具有广泛影响的问题。
Q:这么多大学继续采用 Test-Optional Policy (大学标准化考试选择政策), 哪个申请要求变得最重要了?
A: 大学的录取从来没有一个 Single Deciding Factor (单一的决定因素) 。招生办总是强调, 它的录取过程是 holistic approach (全面整体式的审查)。即使ACT和SAT分数占评估的时候, 也没有大学说过, 标化考试成绩最重要。是我们误导自己, 这么想的。Common App (大学通用申请表) 上有百多个问题, 如果分数最重要的话, 根本没有必要列出这么多的问题, 何苦要浪费时间和资源?况且, 大学招生部已经承受着巨大的负荷量。所以说, 通用申请表上的每道题都不可轻视。
以前大学录取, 没有一个单一的决定因素, 现在更不可能有一个最关键的要求。我们不应该太钻牛角尖, 过分的实际和功利。
《相约晓霜》的博主、律师和育儿作者晓霜, 和其它资深教育界人士也加入了这场讲座, 大家畅谈趣味无穷; 专业节目主持人赵琳游刃有余。不知不觉中, 两个多小时飞快而过, 意趣犹在。
【作者简介】 曼哈顿的阮老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国政专业,美国教育硕士,在美国从事大学招生和服务工作20余年,现在曼哈顿做教育咨询和美国学校申请顾问。
文章参考资料:
https://www.ellucian.com/insights/credential-clout-how-higher-ed-can-prepare-evolving-job-market
https://www.icims.com/company/newsroom/new-research-defines-the-soft-skills-that-matter-most-to-employers/
https://www.cnbc.com/2019/12/27/how-to-get-a-job-often-comes-down-to-one-elite-personal-asset.html
https://www.npr.org/2011/02/08/133474431/a-successful-job-search-its-all-about-networking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1-01062-3
https://www.forbes.com/sites/realspin/2014/09/05/employees-who-stand-out/?sh=55b26f3a69b0
推荐阅读其他文章: